庆功棚里的喧闹声裹着酒香撞在陆醉川后背上,他望着山坳里那团黑雾,喉间泛起烈酒灼烧过的刺痛——三日前东岭之战,他强行催发城隍印斩了大祭司半条命,后颈那缕白发已从寸许疯长成两指长,此刻正随着夜风扫过后颈,像根细针在扎。
"陆盟主?"棚里传来玄风长老的唤声,带了三分酒气,"赵堂主非说要和您比划两拳,这老小子酒壮怂人胆——"
话音未落,黑雾里传来铜铃轻响,不是红袍老道那串锈迹斑斑的铜铃,是新铸的,脆生生的,倒像小九从前在城隍庙前买的那串。
陆醉川的手指扣紧斩魂刀,刀鞘上的云纹硌得掌心发疼。
他瞥见沈墨寒从棚里转出来,月白裙角沾着酒渍,正把半块桂花糕往嘴里塞——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上次青河镇闹尸变,她也是这么站在义庄门口,边吃糕边翻《阴阳要术》。
"醉川。"沈墨寒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嘴角的糕屑突然凝住,"是命线珠串。"她伸手按住他持刀的手背,指尖凉得像浸过井水,"红袍老道死了,但周天佑的新势力...他们养了更厉害的。"
话音刚落,庆功棚的竹帘"唰"地被掀开,铁牛浑身是泥冲进来,腰间的铜哨还在颤:"报——!"他的声音撞在棚顶,惊得棚里划拳的帮众全住了声,"镇山堂外三里,发现三队骑兵!
打着黑底金线旗,马脚裹布,走的是阴兵道!"
赵霸天"哐当"掀翻酒桌,九节鞭"唰"地缠上手腕:"奶奶的!
刚宰了大祭司,这帮龟孙倒敢骑到咱们脖子上!"他的络腮胡抖成一团,酒坛滚到陆醉川脚边,溅湿了他的青布裤脚,"老子带青帮教众杀过去,管他几路兵,砍了旗头再说!"
玄风长老却按住桌案站起,枯瘦的指节泛着青白:"不可。
老仆夜观星象,三日前东岭之战虽胜,星垣却乱了三台。"他捋了捋花白胡须,目光扫过棚外渐沉的暮色,"敌军分三路,必是声东击西。
镇山堂有镇山碑镇压地气,正面强攻讨不着好,怕是要绕..."
"绕北面的九阴谷。"沈墨寒突然接口,她从袖中抖出一卷泛黄的《阴阳地脉图》,用银簪挑起一角,"东岭山脉北麓有处凹地,五阴汇聚,成于前朝斩龙台。"她的银簪在"镇山堂"标记旁点了点,"若用活人血祭布下'冥界镜像阵',能把咱们困在幻象里,任他们屠割。"
棚里霎时静得能听见烛芯爆响。
清风道长的道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捻着道诀的手停在半空:"镜像阵...那是要把阳间变成阴间的影子。
老道曾在《幽冥录》里见过记载,破阵需得..."
"需得阳火冲阵眼,可咱们的火油都用在东岭烧阴兵了。"赵霸天一拳砸在桌案上,松木碎屑崩进酒碗,"退?
那咱们守东岭图什么?
镇山堂后面是青河镇,是醉仙楼,是...是小九那丫头!"他突然梗住脖子,喉结动了动,"老子宁可站着死,也不缩着活!"
"退不是缩。"玄风长老的声音像敲在青石板上,"老道在玄风派守了四十年山门,见过太多以卵击石的蠢事。
镜像阵一成,咱们连自己人都认不清,到时候..."
"诸位。"陆醉川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块沉铁坠进噪杂的水潭。
众人下意识闭了嘴,连棚外的风都似顿了顿。
他望着沈墨寒手里的地脉图,图上"九阴谷"三个字被烛火映得泛红,像滴要渗出来的血,"东岭之战前,小九在我怀里哭。"他摸了摸胸口,那里还留着小九塞的半块桂花糕,"她说'哥哥要是死了,谁给我买糖人?
'可她不知道——"他抬头时,眼底的烛火晃了晃,"要是咱们退了,青河镇的娃娃们都会变成她这样,哭都哭不出来。"
沈墨寒突然抓住他的手腕。
她的手劲大得惊人,指甲几乎要掐进他肉里。
陆醉川低头,看见她眼尾泛红,像浸了血的玉:"醉川,你后颈的白发..."
"该白的总会白。"他反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地脉图传到她指尖,"墨寒,你带北线守备营去九阴谷外围,把地脉图上的'锁龙井'挖开。"他转向赵霸天,"霸天哥,你带帮众守镇山堂前门,专挑骑黑马的砍——他们马蹄裹的是死人皮,见血就软。"
"那你?"玄风长老眯起眼,"镜像阵的阵眼在九阴谷中心,没有阳火..."
"我有。"陆醉川松开沈墨寒的手,从怀里摸出个酒葫芦。
葫芦上的红绸褪了色,是小九用旧肚兜剪的,"三日前东岭山脚下,我埋了坛二十年的老白干。"他晃了晃葫芦,里面传来清冽的酒响,"初代城隍说过,最烈的酒,能烧穿阴阳。"
深夜的镇山台冷得刺骨。
陆醉川踩着青石板往上走,每一步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快得像擂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