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夜幕渐浓,晚风轻拂,带来阵阵槐花香。这股香气穿过陆府沁芳院的雕花窗棂,如丝如缕地飘进屋内,轻柔地抚摸着屋内的烛火。烛火微微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舞动,仿佛在诉说着夜的宁静与神秘。
陆昭华坐在桌前,眉头紧蹙,手中的毛笔悬在宣纸上,墨汁欲滴未滴,仿佛她的思绪一般,犹豫不决。突然,一滴墨汁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直直地坠落在未完成的画稿上,迅速晕开,形成一片深色的污渍。陆昭华望着那团墨迹,心中的烦闷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愈发浓重。
“小姐,夜色渐深,您也早些歇着吧。”一旁的丫鬟冬儿轻声劝道,她的声音轻柔,却难掩其中的担忧。
陆昭华摇了摇头,刚要开口,院外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仿佛踩在人的心上。紧接着,便是小丫鬟清亮的通报声:“大小姐!大公子来了!”
陆昭华手中的毛笔像是突然被惊扰的鸟儿一般,“啪”地一声落在桌上,溅起了几滴墨汁。她心中一惊,连忙站起身来,匆匆整理了一下裙摆,快步走向门口。
还未走到门口,便已看到陆明华的身影。只见他一袭玄色长袍,身姿挺拔如松,剑眉星目,眉宇间透着沉稳与英气。他大步跨进屋内,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风,让人不禁为之一震。
陆昭华的目光在兄长的脸上停留片刻,只见他的面庞轮廓分明,线条硬朗,如刀削斧凿一般。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洞悉一切。在他的眉宇间,还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这让陆昭华心中一暖。
“大哥!”陆昭华笑着迎上去,声音里带着久别重逢的欣喜。
“昭华,许久未见,你清减了不少。”陆明华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妹妹的肩膀,语气中满是关切。
冬儿动作迅速且麻利地搬来了一把椅子,然后轻盈地福了福身,娇声说道:“大公子,请您入座。”
陆昭华见状,连忙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兄长,将他引领到主位上坐下。紧接着,她又急忙转身,对着一旁的冬儿吩咐道:“冬儿,快去重新沏一壶新茶来,记得要用今年新采摘的碧螺春哦。”
“好的,小姐。”冬儿乖巧地应了一声,随即转身快步离去,如同一阵轻风般消失在了门口。
陆明华稳稳地坐在椅子上,环顾着四周,眼中流露出对沁芳院的熟悉和感慨。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承载着他与妹妹的回忆。
不一会儿,冬儿便端着热气腾腾的茶盏走了进来。她将茶盏轻轻放在桌上,然后退到一旁,垂手而立。
陆明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顿时觉得满口生香,不禁微微点头称赞道:“好茶啊,还是妹妹最懂我。”
陆昭华看着兄长满意的样子,心中也稍感宽慰。她在兄长对面缓缓坐下,目光却始终紧紧地盯着他,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又有些犹豫不决。
沉默片刻后,陆昭华终于还是轻声开口问道:“大哥,太子殿下遇刺一事,如今可有什么眉目了吗?皇上他真的会彻查到底,找出幕后的真凶吗?”
陆明华握着茶盏的手微微收紧,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放下茶盏,长叹一声:“谈何容易!被抓的两个活口,昨日在狱中自尽了。如今死无对证,线索全断了。”
“什么?!”陆昭华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好好的人,怎么会突然自尽?其中必定有蹊跷!”
陆明华一脸凝重地看着妹妹,他伸出手,轻轻地示意妹妹坐下。待妹妹坐稳后,他稍稍压低了声音,仿佛生怕被旁人听见似的,说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呢?只是如今这满城风雨的局面,实在是让人感到惶恐不安啊。皇上虽然下旨要彻查此事,但依我之见,恐怕也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
陆昭华听了哥哥的话,心中愈发沉重起来。她缓缓地重新坐回椅子上,嘴唇紧咬着,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陆明华,语气十分笃定地说:“大哥,依我之见,这背后多半是禹王在暗中捣鬼!他一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如今眼看着太子的势力日益稳固,他心中自然会心生嫉妒,甚至有可能会铤而走险,使出一些阴险手段来。”
陆明华闻言,脸色猛地一沉,他迅速环顾了一下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后,才压低声音呵斥道:“妹妹!你这话以后绝对不要再提了!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切不可胡乱猜测。而且,你也知道皇上对禹王一向偏爱有加,就算他心中对禹王有所怀疑,恐怕也不会轻易地对他动手。所以,这些话你只能在咱们府里说说,万不可传扬出去,否则必定会给我们陆家招来灭顶之灾啊!”
陆昭华委屈地低下头,小声嘟囔道:“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如今太子遇刺,生死未卜,朝廷局势动荡不安,我们陆家身为朝中重臣,不能坐视不理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