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我不服气地趴到他身旁,故意气他,“怎么,不能提‘静静’两个字啊?”
“你瞎说什么呢,想提就提呗,只要你不生气。”苏林一脸认真。
“我生什么气,她的房子我住着,她的男人我睡着,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完了完了,还真是嫉妒上了,不然也不会说出这么酸溜溜的话。
“不许瞎说,这是你的家,我是你男人,天经地义,没有例外。”苏林握紧我的手,眼神坚定得像是要宣誓。
“行吧,你说是就是呗。”我甚至都有即刻掏出手机,录下他这句话,以备将来和其他女人吵架时,拿出来当作我不是小三证据的冲动。
只可惜手机落在一楼桌上了,好可惜啊。
“必须是!”
“嗯。”我信,我信,我都信,行了吧。我要是不信,我早就跑了。你也就只能骗骗我这种还相信你鬼话的人吧。
就在我们两个人甜言蜜语之际,院子里急速驶进来一辆车。
奇怪,谁来了?
苏林起身穿上衣服,往窗外走去查看情况,目光与窗下某处汇聚之际,整个人悚然地晃了一下。
“谁?”
“没事,应该是爷爷那边找我,你先自己休息会儿。记住,千万好好待在家,也陪陪张姨,我去去就回。”苏林整理一番,推门出去,随手带上房门。
本来我也想起身去窗边瞧瞧情况的,可是我既怕看到令自己难过的画面,也怕让别人意外看见我。
最终,我都没有起身,我还真是怂啊。
我依稀听见苏林和张姨在交代些什么,孩子们跟苏林告别,然后车辆开始启动,调转方向。三秒后,我才突然疯了似的,跳下床,目光追着远去的车尾感叹。
上午苏林才回去过,眼下又派人专门来接,会是什么要紧事呢?
要知道,苏家那边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其实,仔细说起来,李襄元和苏拓野压根就不是什么校友。
当年苏拓野在学堂读书到十三岁,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出了国。等他被设计回家接手家业,那时候他根本就没有任何从商经验。
认清现实的苏拓野,只好在父亲的推荐下进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华阳经济学院,没有正式的学生证明,按照现在的说法,只能算是旁听生。
苏拓野正是在这里认识了李襄远,当时对方是政治经济系的学生,两个人相差六岁,一起听课,一起讨论学业,偶尔也一起跑到其他系去上课,学习生活幸福又充满收获。
不过苏拓野学了半年就没有再去了,他逐渐明白经济学还是太宏大晦涩了,短时间内他可能难以掌握精髓,那还不如深入棋局,到实际中去了解体验,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
他和李襄远约好,日后等对方学成,必定邀请对方来给自己助力,共同创造属于他们新一代年轻人的辉煌成就,发展经济,壮大实业,曲线报国。
梦想很美好,可现实常常打得人措手不及。
十五个月后,李襄远下学回家的路上,在巷口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撞倒,且由于送医不及时,当天殒命。
苏拓野去参加了他的葬礼,很难想象昔日好友,一瞬之间便天人永隔。灵堂上李襄远的照片笑容灿烂,花样年华也抵不过世事无常。
李家父母痛失独子,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家庭巨变,几度欲轻身,还好亲朋挚友随行劝慰,长久悉心照护,这才没有酿成更大的悲剧。
苏拓野听说李襄远还有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妹。父母本来没打算让她念书的,还是李襄远一直坚持,才让妹妹有了认字的契机。
如今,李父李母经历了儿子早亡的事,更认为书读多了无用,还不如早点嫁人。
苏拓野不愿让李襄远看到自己的妹妹失去求学机会,便借着李家父母的名义,在学堂预缴了一大笔钱,要求他们必须允许李家女儿来上学,多余的钱就当作是对学堂开展文化工作的资助。
刚开始,苏拓野还时不时派人去调查,李家小妹有没有正常上学,得知一切发展良好,他便放了心。
后续学校有什么资金需求,他也是交代下属去处理,只知道李家小妹学习成绩优异,成功考入大学,他很为李襄远感到欣慰。
反观这一边,李襄元小小年纪,失去了最亲爱的哥哥,父母亲对她的爱微乎其微,自己还是在苏拓野这个“大哥哥”的帮助下,才能继续求学,她怎能不感激。
刚开始,父母亲对于苏拓野的资金帮助,还很感恩,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越来越怀疑,苏拓野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出于愧疚。
他们把儿子的死,归咎到苏拓野身上,乱下结论,说儿子那天是因为赶着去跟苏拓野见面,才着急忙慌被车撞死的。
还有说什么自己儿子太优秀了,苏拓野想让他为己所用,儿子不同意,拒绝了这个姓苏的,才导致了这场悲剧。
一时间,各种猜忌之词层出不穷,李襄元对此很不屑,时常当面反驳父母,却常遭到责难,导致她不再回家,一心躲在学堂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