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看了看文件,心中暗暗发笑。
这个问题对于拥有未来技术知识的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沈良看完问题后,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个问题在2024年已经是炼钢行业的基础常识,但在1980年的中国,确实算得上是一个难题。
“热效率提高15%?”老陈皱着眉头,“这个要求确实不低啊。”
李华山见状,脸上的得意之色更浓了:“怎么样?这个问题有些难度吧?如果觉得为难,现在认输还来得及。”
马德成也在一旁冷笑:“沈良,我看你还是别逞强了。这种技术难题可不是凭空想象就能解决的。”
沈良没有理会他们的嘲讽,而是仔细思考着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在他的记忆中,有好几种方法可以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提高炼钢炉的热效率。
“给我一张纸和一支笔。”沈良平静地说道。
刘建国连忙递过来纸笔,沈良开始在纸上画起了示意图。
“提高炼钢炉热效率的关键在于优化燃烧过程和减少热量损失。”沈良一边画图一边解释,“首先,我们可以改进空气预热系统。利用烟气余热对助燃空气进行预热,这样可以提高燃烧温度,减少燃料消耗。”
李华山看着沈良画出的示意图,脸色开始发生变化。这个方案虽然简单,但确实是可行的。
“其次,”沈良继续说道,“我们可以优化炉膛结构,在关键部位增加耐火材料层,减少热量散失。同时,调整燃烧器的角度和位置,使火焰更好地覆盖钢液表面,提高热传递效率。”
“还有,”沈良在纸上又画了几个细节图,“我们可以安装简易的热回收装置,将炉门和出钢口散失的热量回收利用。这些改造都不需要大额投资,主要是对现有设备的优化改进。”
老陈越听越兴奋:“小沈,你说的这些方法,理论上确实能提高热效率!”
李华山的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沈良提出的方案不仅可行,而且思路清晰,技术含量很高。这根本不像是一个普通技术员能够想出来的解决方案。
“你…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李华山忍不住问道。
沈良淡淡一笑:“知识来源于实践和学习。李总监,您觉得我的方案如何?”
马德成在一旁急了:“李总监,他说得这么简单,但是能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纸上谈兵谁不会?”
“马厂长说得对。”李华山抓住这个机会,“光是理论分析还不够,我们需要看到实际效果。”
沈良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没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台炉子进行改造试验。不过,我需要一些时间和材料。”
“多长时间?”李华山问道。
“三天。”沈良坚定地说道。
“三天?”马德成大笑起来,“沈良,你以为改造炼钢炉是过家家吗?三天时间能干什么?”
老陈也有些担心:“小沈,三天时间是不是太紧了?”
沈良摇摇头:“时间足够了。我需要的改造都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优化现有设备。”
李华山考虑了一下,觉得三天时间太短,沈良不可能完成什么像样的改造,到时候肯定会出洋相。
“好,我给你三天时间。”李华山冷笑道,“不过,如果三天后你的改造没有达到提高15%热效率的目标,你们不仅要道歉,还要承认红星钢铁厂的技术改造都是虚假宣传。”
“成交!”沈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刘建国虽然对沈良有信心,但还是忍不住担心:“沈良,这个赌注是不是太大了?”
沈良拍了拍刘建国的肩膀:“刘厂长,您放心。我有把握。”
马德成得意地笑了:“沈良,我倒要看看你能搞出什么名堂。三天后,我们会带着更多的同行过来观摩,到时候可不要让人失望啊。”
“我不会让人失望的。”沈良的语气充满了自信,“不过马厂长,您最好准备好道歉的词,三天后您会用得上的。”
马德成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你…”
“好了,”李华山打断了马德成,“我们三天后再来。沈良,希望你不要让我们白跑一趟。”
说完,李华山带着马德成一行人离开了红星钢铁厂。
等他们走远后,老陈才松了一口气:“小沈,你刚才真是太冲动了。万一三天后改造效果不理想怎么办?”
沈良笑了笑:“陈师傅,您觉得我是那种没有把握就乱承诺的人吗?”
“那倒不是,”老陈摇摇头,“但是15%的热效率提升,这个目标确实不低啊。”
“放心吧,”沈良拍了拍老陈的肩膀,“我心里有数。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准备材料,开始改造。”
刘建国走过来:“沈良,你需要什么材料?厂里全力配合你。”
沈良拿出一张纸,快速写下了材料清单:“这些都是常用的耐火材料和金属材料,应该不难采购。关键是要保证质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