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 第656章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第六五六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百济又遣使朝贡。隋炀帝杨广大喜,接见了百济使者,与其约定要夹击高句丽。还要打!这个面子丢两次了,再不捡起来,这面子就得稀碎呀!所以,到了大业十年的二月,隋炀帝杨广诏文武百官商讨再伐高句丽之事。

文武百官一看,皇帝这一次比前两次还严肃,说出来的话不容置疑、不容反对。说:“朕还想打高句丽!不把高句丽小丑打到臣服,朕决不罢休!卿等有什么看法吗,嗯?”

再看文武百官把脑袋往下一耷拉,这一次没有一个提反对意见的了。怎么?大家都明白呀。尽管杨玄感叛乱已经被平定,但是,你看看国内吧,群盗四起,到处都是强盗、到处都是反贼呀,大隋江山已乱了。你再征讨,那就得惹得天怒人怨呢。文武百官的心跟明镜一般,知道当务之急,那不是远征高句丽,而是安抚国内动乱了,得赶紧地把大隋江山给弄稳了,然后腾出手去再打高句丽。可是,一瞅皇帝对高句丽意在必取。再想一想,反对皇帝的下场是什么?原来有那些劝谏皇帝的臣子都干嘛去了?那些人都得了什么报应?所以,文武百官没有一句话说了,没有反对意见了。事到如今,只能任你杨广一意孤行,一错到底了。哎呀……看来呀,大隋江山要完呢!既然你姓杨的都不在乎,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杨广还真就等了群臣几天,看看有没有人反对呀?哎,发现这一次异常的顺利,好!于是,杨广就下了一道诏书。这一道诏书啊,哎哟,写得这个奇怪劲儿就甭提了!写什么呢?诏书说:“竭力王役,致身戎事,咸由徇义,莫匪勤诚。委命草泽,弃骸原野,兴言念之,每怀愍恻。往年出车问罪,将庙辽滨,庙算胜略,具有进止。而谅惛凶,罔识成败,高颎愎很,本无智谋,临三军犹儿戏,视人命如草芥,不遵成规,坐贻挠退,遂令死亡者众,不及埋藏。今宜遣使人分道收葬,设祭于辽西郡,立道场一所。恩加泉壤,庶弭穷魂之冤,泽及枯骨,用弘仁者之惠。”就下了这么一道奇奇怪怪的诏书。在诏书当中,这杨广装出了一副悲悯的神态呀,对那些“竭力王役”而“委命草泽、弃骸原野”的阵亡将士表示深切哀悼。还要派人去给你们收葬骸骨,再给你们建立道场、设立祭坛超度你们、吊祭你们。那吊祭死者无非是为了激励后来人嘛,这也是古往今来最通常的办法。一般打仗,比如之前打败了,这一次祭奠亡灵以激励军心。那刘备征吴不也这样吗?所以,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杨广人家不检讨自己两次御驾亲征的失算。他也不合计合计,正是因为自己“视人命如草芥,不遵成规,坐贻挠退”,“遂令死亡者众,不及埋藏”。这句话说的就是他!就是他自己的瞎指挥,造成了百万兵民的灾祸,他不琢磨这个。反倒是,把这过错呀,他不知道往哪儿推了,他直接地推到他爹那里了,推到了开皇十八年,也就是公元598年,那时候的汉王杨谅和高颎身上了,说这俩人不行。因为高颎的刚愎自用和汉王杨谅的昏庸,导致了我征讨高句丽的失败!天地良心!你两次打高句丽可都是在你的大业年间呢,关人家什么事儿啊?哎,他把这帽子扣人脑袋上呢。其实不是高颎愎狠,不是杨谅惛凶,恰恰是杨广自己又愎狠又惛凶,不识成败呀!没想到杨广这个时候居然说这番话。所以,杨广现在那真像是一位输红了眼的赌徒——我就得赌下去!怎么也得赌下去!我得翻本儿!您看吧,赌徒要到了这个地步,往往不赌到输个精光光,是不会收场的。杨广是死要面子,诿过于人。你说你找高颎、杨谅做替罪羊也成,毕竟一个是你的臣子,一个是你的兄弟。哎,没想到,这还不够,他居然把这个屎盔子往自己父亲杨坚脑袋上扣——都怨你!所以,提起这段历史,清代的有位史学家叫王鸣盛,他在其《十七史商榷》中就评价了,说这隋炀帝“大业十年诏收葬征辽死亡者,而远引汉王谅、高颎开皇十八年征辽败退事,以大业八年之败为讳,欲驾罪于父也。”就说隋炀帝杨广居然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他爹杨坚了。可以说,这王鸣盛一针见血,非常正确呀。

下诏完毕之后,也就是过了三天,隋炀帝又正式下诏,第三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而且这份诏书,隋炀帝写了个理由,冠冕堂皇啊。他说:“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诸侯,令行天下。卢芳小盗,汉祖尚且亲戎,隗嚣余尽,光武犹自登陇,岂不欲除暴止戈,劳而后逸者哉。”您看,想当年黄帝打那白帝蚩尤,打了五十二次,五十二战才最终打败蚩尤。成汤二十七征打败的夏桀。当然,有人说了,说高句丽是小丑,不值当地让寡人御驾亲征。不!朕认为不是这样。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帝王,大家可以看看,都是如此!像卢芳那一个小小的人物,汉高祖那不也是御驾亲征了吗?东汉初年的那隗嚣都已经被灭了,还有一些余烬,光武帝不还是御驾去征伐了吗?这就是啊,我这一辈儿上给这事儿全清除了,我的子孙后代就会安逸啦。那意思,我就是黄帝、我就商汤、我就是汉高祖、就是光武帝!我跟他们一模一样,都是贤王、圣王,都是为了除暴止戈,为了黎民苍生啊!等于隋炀帝给自己御驾亲征寻找历史根基呀。紧跟着,“吧啦吧啦”又说了很多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的话,反正是激励大家要把这高句丽给打喽,煽动兵民主动上前线——反正送死吧!总而言之,发了这道诏书之后,又集合隋朝百万大军再次攻向了辽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